20 February 2005
我的電影評論:台北二一
這是一部懷念國片曾有的榮景的片子
從日本來的俊,對阿宏說他是因為喜歡台灣的電影,所以想要來台灣定居。
阿宏帶俊到了中影文化城。在俊不見了之後,出現兩個著古裝打鬥的人(COS PLAY)。他們的對話,不管是語句或聲調,都刻意模仿國片最欣盛時期的對白與說話。作者彷彿在抗議以前的國片讓人們留下了多麼美好的回憶,但是現在的國片卻連讓人走進戲院都難。阿宏在看到兩個古裝扮像的人時,他心裡的疑問應該是:「這是真的嗎?」。彷彿也是作者在問我們,這是真的嗎?國片以前真的那麼美好興盛過嗎?
在九份的昇平戲院前,俊跟阿宏說:「你們除了拆房子蓋房子,你們還會什麼?」、「你們就是連自己都不會珍惜,所以才只能賺那麼一點點小錢。」或許是台灣人淘舊換新的速度太快了吧,快到連該保存什麼都不知道,只會一昧地接受新事物。而舊的東西幾變成古板、迂腐的代名詞了。這讓我想到蔡明亮在他的片子裡一直在出現的一種景色,「正在施工的工地」。正在施工的工地給人的是一種期許,一種未來會更好,明天會更好的期許。只要這個地方建設起來,這邊就會如何如何的說法,我們絕不陌生。
但是,真的是這樣嗎?一直把舊的東西拆掉蓋新的,真的會比較好嗎?什麼都沒有傳承下來,過去的美好只存在於心裡的回憶,讓人不禁要問:「這是真的嗎?我心裡的那一聲讚嘆,以前真的存在過嗎?」。
站在荒廢的昇平戲院前,俊對阿宏說的話,也是對我們說的話。我們的身旁就有很多值得留住的美好與快樂,不用大費周張地去拆掉他去重建他,只要把握住他就可以了。新的東西將來會變成別人美好的回憶,但是我的回憶呢?我向誰去討回?
愛情沒什麼道理。看到保羅與小嫺在一起,真的這麼認為。
阿惠走了,只留下全家在中影文化城照的照片。彷佛又是作者的隱喻:「這是真的嗎?」以前我們的家庭真的有那麼美好過嗎?如果有,那為什麼現在會變成這樣?
王姐和阿宏的房東,由劇情可以得知他們本來是夫妻,但是後來分開。除了在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他們思念彼此,在他們的工作上也可以看得出來。此點留給就自己想像囉。
最後不得不提的,是作者在我們完全不覺有異的情況下,悄悄地將一般電影中男女的性別角色,做了一點交換。比如說在片中,小瑾明顯比阿宏有較好的職業、對未來較有方向與幢幜、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麼(阿宏是到了後來才知道)、在公園一分開之後,哭得最慘的是阿宏,而小瑾是到了四下無人才獨自哭泣。大女人和小男人的之間的愛情故事,這就是台北二一,我喜歡的愛情小品。
王仁哲 2004/12/13
====================
現有評論
瞇 寫道:
喜歡電影,
這是我對你後來的認識。
知道你要去光點看岩田俊二的電影,
才發現原來你也是個喜歡電影的人。
我還記得初看「情書」時的感動。
對人的思念...
再來是你愛蔡明亮。
很少人喜歡蔡明亮,
或者該說很少人懂蔡明亮。
而你卻對「你那邊幾點」
有如此深刻的認識...
另外還有你對銀光畫影中那一幅畫的解讀。
那幅印有print的畫。
你談到...
事物真實的樣貌與呈現的樣貌...
還有詮釋...
讓我驚訝你細密的心思與思考。
一部電影或一幅畫,
若能在人的心裡停留,
嚐出好味道或衍生出新的意義...
我想,這就是作者與觀者/讀者的對話。
一切都因交流而美妙
02/21/05 01:54:10
瞇 寫道:
二一,
把台北切開,看看裡頭有些什麼...
看看住在裡頭的人,
為著些什麼掙扎、哭泣...
看著阿宏跟小瑾,
不禁令人想問:
真的是愛情萬歲嗎?
當兩人想望的生活不一樣時,
愛情仍然萬歲?
最感動的,
往往是看不見的部分。
阿宏與小瑾分開的那段時間,
我們不曉得他與她過得怎麼樣...
我們看見,
小瑾換上俐落的套裝,
在服飾行銷策劃部門;
破舊的違章變為地中海風情的小屋;
在陽光下,小瑾緩緩醒來,
臉上帶著微笑。
在分手後,
他們個別經歷了什麼,
我們不知道。
而我們看見,
小瑾帶著笑在陽光中緩緩醒來...
阿宏帶著笑站在眼前...
結局像夢一般的美麗,
是否真實已不重要。
而他們痛過,走過,
而他們都微笑著...
04/11/05 03:26:16
留言列表